5/23/2018 10:07:00 AM
焦作翻譯公司漫談口譯事前準備的必要性
無論是一次談話,還是一次談判或講課,譯員能否以清晰流暢的語言把交談者的思想準確無誤地轉述過去,談話和談判或講課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那么,怎樣做好口譯工作呢?這里,我想就自己在口譯實踐中的一些具體作法,樂文焦作翻譯公司談一些粗淺的體會,與翻譯界的同行們進行交流。
接受口譯任務后,一定要做一些準備工作(當然,時間可長可短,視具體情況而定),包括語言上、技術上和心理上的準備。首先要對翻譯的內(nèi)容有所了解。比如,我第一次承擔口譯,接的是玻璃液機械攪拌器引進項目的出國考察。出國之前,我找了兩份相關的外國專利文獻,認真地看了其中的幾段,并試著用法語復述其主要內(nèi)容。這樣,對攪拌器以及相關的玻璃熔窯方面的知識和詞匯就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再則,就是找項目負責人了解情況。對項目情況熟悉了,翻譯起來自然就比較順手。 我們承擔的口譯,有時候是以講課方式進行的技術交流。遇有這種情況,應對講課人所要講的課題,最好連聽眾的情況都有所了解,才不至于臨場慌亂。要重視和外賓的第一次見面、安排日程等活動。這種活動一般不涉及很深的技術內(nèi)容。我們可以把它也看作以后正式翻譯的一種準備。首先,你可以通過這種初次見面了解并逐漸適應外賓的語音、語調。搞翻譯的人都知道,外國人的語音、語調也是五花八門的。這就需要口譯人員不僅能夠聽懂標準的外語,而且要能夠很快地適應各種怪腔怪調、不規(guī)范的外語。再則,通過初步的接觸,也能對談判或講課的內(nèi)容有一些了解(在事前沒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案頭準備的情況下,這種了解尤為重要)。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初步接觸可以消除你臨場的緊張感,為下一步正式場合的翻譯做好心理準備。 另外,還有一種準備方式,效果是很好的。這就是和講話人共同準備,商定講話綱要。這實際上等于先打了一個草稿。有這樣一些場合可以這樣做:談判時中方要提的問題;宴會或其它比較正式的場合可以預先準備講話內(nèi)容的,如祝酒辭等。
口譯任務中最讓人頭疼的是講話人事先準備了講稿,照稿宣讀,而譯員對這份講稿事前又毫無準備這實際上是在用口譯的方式做筆譯的工作。真遇到這種情況,譯員當然也不能回避,只能靠其平時的功力,盡自己最大努力來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