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2019 5:09:00 PM
翻譯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我們都知道英語翻譯是最常見的翻譯,但是我們想要做的更加優(yōu)秀也是有一定的難度。語言的互相翻譯不但有利于各國文化之間的交流,也是更加有利于語言的發(fā)展,那翻譯過程中常用的翻譯方法有哪幾種呢?
·翻譯方法有哪些
樂文翻譯公司小編根據(jù)多年的翻譯經(jīng)驗,總結了兩種最常用的翻譯方法,首先詳細解說下這兩種翻譯方法:
1.直譯和意譯
所謂直譯翻譯方法,就是譯文語言條件許可時,在譯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內(nèi)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別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
每一個民族語言都有它自己的詞匯、句法結構和表達方法。當原文的思想內(nèi)容與譯文的表達形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譯法處理時,就應采用意譯法。意譯翻譯方法要求譯文能正確表達原文的內(nèi)容,但可以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應當指出,在能確切的表達原作思想內(nèi)容和不違背譯文語言規(guī)范的條件下,直譯翻譯方法有其可取之處,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調(diào),另一方面可以進新鮮的表達方法。
直譯法是指在不違背英語文化的前提下,在英譯文中完全保留漢語詞語的指稱意義,求得內(nèi)容和形式相符的方法。意譯翻譯方法是指譯者在收到譯語社會文化差異的局限時,不得不舍棄原文的字面意義,以求譯文與原文的內(nèi)容相符合和主要語言功能的相似。
簡單地說,直譯翻譯方法指在譯文中采用原作的表達方法,句子結構與原句相似,但也不排除在短語層次進行某些調(diào)整。意譯翻譯方法指在譯文中舍棄原作的表達方法,另覓同意等效的表達方法,或指對原作的句子結構進行較大的變化或調(diào)整。
2.歸化和異化
翻譯的歸化/異化是在1995年由美國學者L.Venuti(文努迪)所提出的,Venuti十分欣賞布朗紹的名言:“翻譯時純粹的差異游戲:翻譯總得涉及差異,也掩飾差異,同時又偶爾顯露差異,甚至經(jīng)常突出差異。這樣,翻譯本身就是這差異的活命化身。”
在他看來,差異在翻譯中被弱化的原因有二:首先,長久以來翻譯的討論被遮蔽了,它在目的語坐標的價值體系中處于邊緣化地位,差異非但沒有活現(xiàn),反而處于融化的過程之中。其次,英國和英語的價值標準,在戰(zhàn)后形成了全球性的優(yōu)勢,從而更加確定了英美國家主義文化的語境。
這種語境只接受在意識形態(tài)上符合英美文化的意識形態(tài)的外語文本。正是在這樣一種北京下,歸化的翻譯為了迎合接受者的口味,總是依照譯入語的特定的政治、文化、意識形態(tài)的規(guī)范對譯入文本進行調(diào)整,弱勢文化只得聽從英美文化的擺弄,成為殖民者進行文化殖民的工具。
歸化翻譯方法的最大特點就是采用流暢地道的英語進行翻譯,在這類翻譯方法中,翻譯者的努力唄流暢的譯文所掩蓋,譯者為之隱形,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也被掩蓋,目的語主流文化價值觀取代了譯入語文化價值觀,原文的陌生感已被淡化,譯作由此而變得透明。
從后殖民理論吸取營養(yǎng)的異化翻譯策略則將歸化翻譯方法視為帝國主義的殖民和政府的共謀,是文化霸權主義的表現(xiàn)。所以,Venuti提倡異化的翻譯策略。根據(jù)這一策略,譯者和譯語讀者在翻譯的過程中努力擺脫來自強勢文化的羈絆。異化翻譯方法并不應理解為對應的翻譯方法,它并不能提高譯文的忠實性。
后殖民學者Robinson認為異化翻譯方法與質(zhì)疑和逐字翻譯方法相關聯(lián),指示沒有質(zhì)疑那么極端,因為他們并不堅持在翻譯中國恪守原文句法序列中的個別詞語的意義,但卻堅持要保留原味。在異化翻譯方法中,新的東西可能會加進去,從而達到凸顯譯者的身份,提高翻譯的地位,并且對翻譯的文化霸權進行有力的回擊。
·歸化策略
歸化翻譯方法是采用民族中心主義態(tài)度,是外語文本符合譯語的文化價值觀,把原作者帶入譯語文化。譯者在翻譯的時候,心中既要想著原作及原作作者,盡可能的把原文的內(nèi)容和風格準確而生動的表達出來;同時,譯者還要想著譯文的讀者,翻譯出來的東西要盡可能接近讀者,便于讀者理解和接受。
·異化策略
異化翻譯方法是指對文化價值觀的偏離注意的壓力下,接受外語文本的語言及文化差異,把讀者帶入外國情境。異化譯法的核心,就是盡量傳譯原文的“異質(zhì)因素”,具體說來,就是要盡量傳達原作的異域文化特色,異域語言形式,以及作者的異常寫作手法。
1.異化可以在語音層上出現(xiàn)。
2.異化可以在詞語層出現(xiàn)。
3.異化可以在句子結構層次出現(xiàn)。朱生豪翻譯的莎士比亞戲劇是公認的佳譯,其中就運用了不少“歐化句式”。
異化揭示了深層含義,又再現(xiàn)了原文的表層形式,一方面豐富和完善了漢語的表達力,使表達意思的手段更準確,更多樣化;另一方面,也為我們了解西方文化打開了一扇窗戶。
·翻譯技巧
一、增譯法
指根據(jù)英漢兩種語言不同的思維方式、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在翻譯時增添一些詞、短句或句子,以便更準確地表達出原文所包含的意義。這種方式多半用在漢譯英里。漢語無主句較多,而英語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語,所以在翻譯漢語無主句的時候,除了少數(shù)可用英語無主句、被動語態(tài)或“There be…”結構來翻譯以外,一般都要根據(jù)語境補出主語,使句子完整。
英漢兩種語言在名詞、代詞、連詞、介詞和冠詞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別。英語中代詞使用頻率較高,凡說到人的器官和歸某人所有的或與某人有關的事物時,必須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詞。因此,在漢譯英時需要增補物主代詞,而在英譯漢時又需要根據(jù)情況適當?shù)貏h減。
英語詞與詞、詞組與詞組以及句子與句子的邏輯關系一般用連詞來表示,而漢語則往往通過上下文和語序來表示這種關系。因此,在漢譯英時常常需要增補連詞。英語句子離不開介詞和冠詞。另外,在漢譯英時還要注意增補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沒有明言的詞語和一些概括性、注釋性的詞語,以確保譯文意思的完整。總之,通過增譯,一是保證譯文語法結構的完整,二是保證譯文意思的明確。
二、省譯法
這是與增譯法相對應的一種翻譯方法,即刪去不符合目標語思維習慣、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的詞,以避免譯文累贅。增譯法的例句反之即可。
三、轉換法
指翻譯過程中為了使譯文符合目標語的表述方式、方法和習慣而對原句中的詞類、句型和語態(tài)等進行轉換。具體的說,就是在詞性方面,把名詞轉換為代詞、形容詞、動詞;把動詞轉換成名詞、形容詞、副詞、介詞;把形容詞轉換成副詞和短語。
在句子成分方面,把主語變成狀語、定語、賓語、表語;把謂語變成主語、定語、表語;把定語變成狀語、主語;把賓語變成主語。在句型方面,把并列句變成復合句,把復合句變成并列句,把狀語從句變成定語從句。在語態(tài)方面,可以把主動語態(tài)變?yōu)楸粍诱Z態(tài)。
四、拆句法和合并法
這是兩種相對應的翻譯方法。拆句法是把一個長而復雜的句子拆譯成若干個較短、較簡單的句子,通常用于英譯漢;合并法是把若干個短句合并成一個長句,一般用于漢譯英。漢語強調(diào)意合,結構較松散,因此簡單句較多;英語強調(diào)形合,結構較嚴密,因此長句較多。
所以漢譯英時要根據(jù)需要注意利用連詞、分詞、介詞、不定式、定語從句、獨立結構等把漢語短句連成長句;而英譯漢時又常常要在原句的關系代詞、關系副詞、主謂連接處、并列或轉折連接處、后續(xù)成分與主體的連接處,以及意群結束處將長句切斷,譯成漢語分句。這樣就可以基本保留英語語序,順譯全句,順應現(xiàn)代漢語長短句相替、單復句相間的句法修辭原則。
五、正譯法和反譯法
這兩種方法通常用于漢譯英,偶爾也用于英譯漢。所謂正譯,是指把句子按照與漢語相同的語序或表達方式譯成英語。所謂反譯則是指把句子按照與漢語相反的語序或表達方式譯成英語。正譯與反譯常常具有同義的效果,但反譯往往更符合英語的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因此比較地道。
六、倒置法
在漢語中,定語修飾語和狀語修飾語往往位于被修飾語之前;在英語中,許多修飾語常常位于被修飾語之后,因此翻譯時往往要把原文的語序顛倒過來。倒置法通常用于英譯漢, 即對英語長句按照漢語的習慣表達法進行前后調(diào)換,按意群或進行全部倒置,原則是使?jié)h語譯句安排符合現(xiàn)代漢語論理敘事的一般邏輯順序。有時倒置法也用于漢譯英。
七、包孕法
這種方法多用于英譯漢。所謂包孕是指在把英語長句譯成漢語時,把英語后置成分按照漢語的正常語序放在中心詞之前,使修飾成分在漢語句中形成前置包孕。但修飾成分不宜過長,否則會形成拖沓或造成漢語句子成分在連接上的糾葛。
八、插入法
指把難以處理的句子成分用破折號、括號或前后逗號插入譯句中。這種方法主要用于筆譯中。偶爾也用于口譯中,即用同位語、插入語或定語從句來處理一些解釋性成分。
九、綜合法
是指單用某種翻譯技巧無法譯出時,著眼篇章,以邏輯分析為基礎,同時使用轉換法、倒置法、增譯法、省譯法、拆句法等多種翻譯技巧的方法。
·文言文翻譯方法、文言文的翻譯方法
文言文翻譯不易,也算是高考中的一個“高難度動作”。其中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忌莆者@些方法和技巧,做起來就會得心應手,容易得多;否則,就會捉襟見肘,甚至難以完成。
1.要把文言語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
要譯好一個句子,同樣要遵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要把文言語句放到上下文中來理解,放到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來斟酌。判定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一字多義的實詞到底是哪個義項,文言句式是如何選用的,怎樣準確斷句,意譯如何進行,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離開了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句子往往很難準確理解,也就很難能翻譯好。有些考生不注重推敲上下文,兩眼只盯著要求翻譯的句子本身,結果是“欲速則不達”,翻譯中出現(xiàn)偏差甚至錯誤,這就是沒有語境意識造成的。
2.翻譯最基本的方法是將單音節(jié)詞轉換成雙音節(jié)詞。
古漢語與現(xiàn)代漢語的最大區(qū)別在于,古漢語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即一個字就是一個詞;而現(xiàn)代漢語以雙音節(jié)詞為主,即由兩個字構成一個詞。將古漢語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在多數(shù)情況下就是把單音節(jié)詞轉換成雙音節(jié)詞。理解并掌握了這一方法,許多翻譯題做起來就不難了。
3.掌握文言文翻譯的“換”“調(diào)”“留”“增”“補”“刪”五字訣。五字訣是譯文語言組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換”。對那些詞義已經(jīng)發(fā)展,用法已經(jīng)變化,說法已經(jīng)不同的詞,在譯文中替換為現(xiàn)代漢語。
(2)“調(diào)”對文言語句位置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之處,主要是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等倒裝現(xiàn)象,譯文依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語言規(guī)范,對成分位置作必要的移位調(diào)整。
(3)“留”。保留古今詞義完全相同的一些詞。保留特定的專名術語,如人名、地名、民族名、官號、謚號、年號、特殊稱謂、特殊的學術或?qū)I(yè)術語,現(xiàn)在已經(jīng)消失的事物等。
(4)“增”。文言文省略現(xiàn)象較為突出,如省略句中的主、謂、賓成分,介詞,數(shù)詞后面的量詞,甚至還有省略一個分句的現(xiàn)象,翻譯時應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規(guī)律增補必要的語言成分。
(5)“補”,就是將文中省略掉部分補充出來。
(6)“刪”。文言語句中有些虛詞的用法,現(xiàn)代漢語沒有類似用法的詞語,也沒有類似的句法結構,翻譯時只能刪除削減。如發(fā)語詞“夫”“維”,起提賓作用的助詞“之”經(jīng)及一些湊足音節(jié)的助詞。
4.增強文言功底,培養(yǎng)文言語感。
這是做好翻譯題乃至做好所有文言文題目最根本的一點。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決非一朝一夕之功。以上所講的方法和技巧說到底都還是“末技”;其實,根本的技巧還是來自功底,來自內(nèi)力。為了增強文言功底和文言閱讀的內(nèi)力,考生一要做好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詞類活用等方面的知識儲備;二要注重平時積累。文言知識點很多,考生要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隨時隨地、一點一滴地積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三要注意復習以前學習過的課文,因為做高考題許多就是對平時學習過的課文知識和能力的遷移,甚至有些考查的知識點就直接來自學習過的課文。因此要回歸課本,尤其是對于文言文閱讀能力較弱的同學;四要多練習,通過練習來掌握500字左右的文言文段的閱讀套路,培養(yǎng)文言語感,增強解題能力。
翻譯文言文要做到“信、達、雅”三個字?!靶拧笔侵缸g文要準確無誤,就是要使譯文忠于原文,如實地、恰當?shù)剡\用現(xiàn)代漢語把原文翻譯出來。“達”是指譯文要通順暢達,就是要使譯文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及用語習慣,字通句順,沒有語病。“雅”就是指譯文要優(yōu)美自然,就是要使譯文生動、形象,完美地表達原文的寫作風格。
以上就是樂文翻譯公司小編總結的翻譯技巧和方法有哪些相關資訊,希望小編總結的翻譯技巧和方法有哪些相關資訊對你有所幫助,更多翻譯技巧和方法有哪些相關閱讀,敬請登錄樂文翻譯公司的官網(wǎng)查看!
——選自:樂文翻譯公司
-------------------------------------------------------------------------------------------
99%的人還閱讀了: